游人小说网 > 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 > 第八百八十六章周维汉:加强我们的学习

第八百八十六章周维汉:加强我们的学习


永城作为首府是皖北根据地政治和军事中心,但是为了更方便接受豫东的难民,于是临时迁移到亳县。

周维汉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切身实地的了解皖北根据地的真实情况,于是先到夏邑,再至永城,涡阳、最终向西抵达亳县。

一路上给周维汉的体会是越往南老百姓的生存情况越糟糕,但越往南的老百姓对共产党八路军的支持力度则更强。

一方面是当地生活困苦的老百姓发自内心感谢八路军,另一方面则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除了一心一意跟着八路军走,别无他法。

“**员!”罗本忠和荆大刚掐着时间带领几名干部出来迎接。

两人与两个月前相比沧桑许多,罗本忠甚至显得有些消瘦,以至于眼镜后边的两个眼珠子凸出来不少。

“老罗,看来你最近的日子不好过啊,这段时间你们辛苦了,咱们进去说!”周维汉对于几人很熟悉,所以也没多做寒暄。

按照党的一元化领导,当地党高官作为根据地最高领导应兼任军区政委,统筹党政军一切事宜。

皖北根据地虽然是由荆大刚13旅和丁伟15旅开辟的,但是由于两人是军事干部兼任政委,开辟根据地不在话下,主政一方、统筹全局的能力显然略有不足,所以才有罗本忠和赵秉章南下。

之前在敌占区从事地下工作的皖北特委和豫东特委等白区干部改组为豫东专区政府和皖北专区政府。

众人落座之后,周维汉显然有发难的意思:“都是熟面孔,看来没有地方上同志?我原本还打算见见他们的,你们还分成两个地方办公!”

罗本忠不得不硬着头皮解释道:“地方政府才成立不久,人员短缺,现在主要精力放在安置老百姓身上!”

周维汉闻言点了点头,但他不想听这个解释,于是开门见山说道:“之前的报告分局仔细研究过,所以分局派我过来,这几日沿途所见实在令我难以接受!”

“皖北根据地开辟速度之快,分局是高度赞扬的,但是我此次的直观感受,目前推行的政策浮于表面,老百姓不信任咱们,可见根基并不牢固!”

说到最后,周维汉更是毫不客气的指明:“如果地方政府的一些同志无法胜任治理根据地的工作,那就请他们去抗大学习一下!”

“老罗,你是总负责,要担起责任来,时间不能白白浪费,敌人不会给咱们时间!”

周维汉敬佩那些在敌占区潜伏的同志们,但这并不代表能容忍有些人尸位素餐,事实证明,在敌后斗争方面,白区的同志是有经验的,但是在治理根据地方面显然缺乏心得,更可怕的是有意纵容。

冀鲁豫分局考虑到白区的干部在皖北、豫东两个工作多年,在当地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所以白区干部是地方政府的主要人员,但也正因为这一点,让之后的工作困难重重。

皖北根据地建立之初,对于是否立即进行土改有两种不同的声音,当时罗本忠和赵秉章尚未到达皖北。

以13旅和15旅为首的从冀鲁豫南下干部认为应当机立断,每收复一个县城,马上进行土改,不给当地士绅串联的机会,尽快获得当地老百姓的支持。

但是皖北当地或者说白区干部则认为临近夏收,应稍缓土改的时间,田里种的粮食是谁的就由谁来收,尽量避免激化矛盾。

两者意见相反,终究是立场不同,南下干部有着强大武力作为保证,况且在当地没有关系网,自然做起事来少了些许顾忌。

白区干部很多都是后来从当地发展出来的,成员中当地人居多,他们在当地深耕多年,是有一定人脉关系的,否则怎么可能在敌占区立足?

在成立地方政府之后人员更是迅速膨胀,由于普通农户家庭出身的人少有能接受教育的,所以这些新加入的人员以地主士绅家庭出身居多,周维汉认为一些人是有一定的革命倾向的,但其中也少不了投机倒把的分子。

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是这些人在当地关系网深厚,牵连过多,以至于推行政策在地方政府内部就阻力重重。

当时冀鲁豫分局综合考虑,同意了白区干部的想法,但同时也让罗本忠带领一批人南下加以制衡,罗本忠出任两个根据地最高领导人,在党政军方面负总责,赵秉章则是军事方面总负责。

罗本忠在政治斗争方面颇为老练,在治理根据地上也颇有心得,但他到皖北的时候有点晚,以至于势大难治,没能在短时间内打开局面。

“**员,我向分局和同志们做检讨,我......”

罗本忠站起身来,只不过还我说完就被周维汉打断:“老罗,你不需要做检讨,也不要心里顾虑,来之前副总参谋长特意和我交待,责任不在于你和其他同志身上!”

“皖北和豫东之前一直是敌占区,此次南下大范围收复失地是我党头一次,所以在这方面上经验不足很正常,分局当时也是顾虑重重,所以在选择上出现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尽快拨乱反正!”周维汉经历皖北这一事,越发觉得保证内部纯洁的重要性,所以整风是有必要的。

“我的意见是从人事上着手,豫东不着急,主要放在皖北,之前皖北特委的那些老同志在敌占区极其恶劣的斗争条件下依旧能坚持下来,说明他们是有信仰的,只是对于身份的转变没有清晰的认知!”

“对于他们,让他们过来参加座谈会,同志们敞开心扉聊一聊各自的想法,支持接下来工作的同志可以继续留在皖北任职,如果有些人依旧顽固不化,凭借老资格对抗组织,那就请他们去冀鲁豫抗大学习!”

“针对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同志,要仔细进行甄别,加强学习,端正思想,总之一句话,留下来的必须是立场坚定能干实事的,投资倒把的清出队伍,甚至之间有过作奸犯科的坏分子要给予法办!”

“绝不能因为他们穿上八路军的衣服,摇身一变成了新政府的公务人员而对曾经迫害人民的劣迹既往不咎!”

“必要的时候,可以部队先行接管!”周维汉最后说道,因为在主力部队收复失地过程中,地方政府负责组建地方武装。

当时荆大刚他们想的倒是挺简单,左右都是自己同志,反正从日伪军手中缴获的武器装备,主力部队也用不上,索性将大多数武器装备都留给了新组建的地方武装。

所以地方政府是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的,但周维汉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地方政府的干部显然依旧沉浸在建立政权的喜悦之中。

周维汉这一行人虽然都穿着八路军军装,一路上居然没有碰见几次盘问,可见地方武装疏于训练,兵备废弛。

在场众人闻言神情一紧,知道上级这是要动真格的,罗本忠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没有想法,只是政治斗争要讲究手段,更要看时机。

他来皖北只是为了制衡,上级表明明确想法之前,一切只能在筹备之中,否则贸然出手,落一个破坏团结的名头可不好受。

周维汉的到来让罗本忠等人统一思想,于是让皖北地委、专区政府和各地县委县政府主要人员来亳县开会。

皖北地委、专区政府和各地县委、县政府看似是两块招牌,但当前各个根据地基本上都是一套班子,区别在与当根据地稳固之后,会按照三三制原则着手组建边区民主政府,专区政府实际是民主政府的一部分。

周维汉在走访期间只去基层农村,没去县城,所以当地领导干部对周维汉的到来并不知情。

第二天,周维汉这个生面孔出现在在座谈会的主位上让他们有些茫然,当众公布身份之后又有些有些措手不,这个时候哪怕脑子转的再慢也明白周维汉的到来是有着特殊的目的。

“同志们,1941年,教员同志在延州发表一遍《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文章,诸位之前一直在敌占区坚持斗争,我不知道同志们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有没有仔细研究过这篇文章!”

“不过这不重要,今天座谈会的内容是加强我们的学习,应该怎么加强我们的学习,我想请大家发表一下意见!”

......

......

之前说过,罗本忠在抵达皖北之后也不是没做工作,哪个同志革命立场坚定,哪个同志能干实事,他摸得一清二楚。

周维汉看过档案之后,不由得感慨老同志还是可靠的,依靠自身老资格,表现出来翻身做主做派的只是少数,大多数老同志只是思想没能转变过来。

在周维汉代表冀鲁豫分局表明态度之后,除了少数老同志被派往冀鲁豫根据地学习,大多数人老老实实的跟着学习了三天。

在此期间,周维汉定下方针,基于地方政府人员迅速膨胀,导致人员驳杂这一现象,地方政府应在部队的配合下着手进行内部整风,同时加强新进人员的学习。


  (https://www.yourenxsw.net/chapter/10652/79610585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