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美人上位 > 第63章 第63章

第63章 第63章


◎接下任务。◎

        这螃蟹看着是极大,光身躯就有拳头大小,两个大钳子更是极为惊人,肉眼可见的分量十足。

        按说这种级别的应是珍品,但剥好之后才发现,这螃蟹不仅壳硬,肉也不嫩,她相信御厨的本事,那就只能是蟹肉本身便十分紧密,难于做出嫩滑的口感。

        这还不算是最关键的,最要紧的是,它的肉实在是太腥了,入口一股土腥味,一点不白嫩干净不说,还夹杂了怪味。

        平常人家吃吃也就算了,卫卿珩这等讲究人当然是忍不了的。

        这又不是逃亡时候了,专业的人马在这里,结果还弄出了这样的东西。

        要知道就算是在张嫂子家里时候,卫卿珩都只能勉强忍着吃些东西,那些下水猪杂、鸡杂之物是基本不碰,就拣着有限的几样吃个半饱,保持一天活动的体力。

        真要比起来可能和天天干农活的张雅毓本人吃的分量差不多,但他可是一个习武的大男人。

        现在回了自己的地方,他哪里还会忍着脾气,去将就那些一般般的东西。

        “吐了吧。”

        卫卿珩见她蹙眉就知道她也不习惯,一把拿过盘子来要接她口中之物。

        戴玥姝摇摇头,倒也没吐,就着姜丝的辛辣味和酸醋的那股酸把土腥味盖下去了。

        卫卿珩用的是醋加姜汁的调味,她选的是切的极细的嫩姜丝和酸醋,搭配起来其实口感并不完全一样。

        “这是什么螃蟹?”她看向厨房的小太监。

        “是……是徐爷爷吩咐的青蟹。”

        徐有德当即瞪大了眼睛,就打算上去一脚,然后请罪,结果戴玥姝恍然大悟,打断了他。

        “噢,原是那个青蟹。”她笑了,“我说呢,怎么前几日没做,合着这是又放了几天,到今天还没能弄好啊。”

        “什么青蟹?”卫卿珩转头问她。

        戴玥姝把前后事情简略一说,卫卿珩这就皱起眉头来,倒没有方才那么生气了,他一开始还以为是这群下人趁着他不在只她一个用膳的时候故意糊弄,买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忽悠主子吃,伺候得不马虎尽心,这才分外生气。

        但看她态度自然,又是“事出有因”,便是出于对她的偏袒,他也不会再计较了。

        下头人都精明,自然也看出了上面两个主子松口的态度,心里都微微舒了口气,好歹这事情能过去了,既完成了戴主子要求做出来那青蟹的吩咐,又没让主子真的发脾气,让他们好看。

        撤下了青蟹,两个人继续用膳。

        “可要出去踏青?”

        “?”戴玥姝连忙算了算日子,最后蹙眉,“非年非节的,子璟这是突然来了兴致?”

        “烦了。”他道,“贪污的事情其实张大人早处理好了,但唯独这后面红河州发展一事……”

        卫卿珩长叹一声:“知州不算有为,不是那等才智之人,下面师爷也没有特别得力的,顶多是让人把河道修修好,治下不算清明但也不至于污泥一片。”

        “可子璟心里不愿?”

        戴玥姝一想便明白了。

        卫卿珩难得出来一趟,到了地方,正是当今给他的考验,想让他看看大魏的河山,又深入地了解一下民间的疾苦,好让他不至于一直高高地悬着。

        他一贯是要做就做到最好的,结果偏偏卡在了这里,留个不上不下,既解决不了红河州水患的根本问题又没有办法叫红河州脱离灾后的贫困艰难境况,结果这就要走人了——

        他们走后,这里肯定不会比现在看起来的情况更好了,尤其马上要到冬天了,更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人,若什么也不做或是照着旧样子,那是几年内也恢复不到原先的样子。

        “唉。”想着,他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戴玥姝也没有办法,这治国的事情拿来考她是故意难为她。

        卫卿珩说归说,也只自己带着人绞尽脑汁。

        他既然提了想要散心,换个思路,戴玥姝这里也着人安排起来了。

        踏青的名头不算很好,主要这里是灾区,卫卿珩既然想要贤名,那就得各方面都约束自己,不能城外百姓还在乞讨,他们就这么大大咧咧出门大花钱。

        戴玥姝问过知州夫人等这边的建议,寻了红河州府城内外附近可赏玩的地方,最后才决定去近郊的枫叶林玩耍个一日半日。

        枫叶林旁边是远近的田庄,也是没受灾、影响不算大的地方之一。

        “到时候我们半日赏红枫看美景,半日去田间地头看看,也算是巡视了。”

        “甚好。”卫卿珩果然十分高兴。

        他心里放不下正事,但又想要出去散心,两相权宜之下,这个安排正和他意。

        戴玥姝对此也很高兴,能出来玩就好了,她本以为自己要在深宫里憋上个十年八年,等他继位后才能请家人入宫或是她有幸得机会出宫,现在她已经在外面呆了几个月了,走的地方是前所未有的远,远超她本来预期。

        车马备好了,戴玥姝在婢女搀扶下上了马车。

        卫卿珩一身玄色骑装,打马在前。

        红河州府城多少比其他地方好一些,这片红枫林也是有名的地方。

        为表低调,他们没有叫人围了这里不许旁人来踏青赏玩,但随行的护卫等浩浩荡荡,也不会有人没眼色地凑上来。

        至于说今天要巡视的田间地头有哪一片,看什么东西,全都是早打点好的。

        戴玥姝不必操心那么多,正事自然有卫卿珩自己去烦忧。

        “主子,到了。”

        茜色先下了马车,正想伸手,却见卫卿珩下马走过来。

        她立马退到一边去。

        “子璟?”

        戴玥姝伸手叫他一把抓住,不过轻盈一跃,借着手腕上和扶着她腰的那股力道,轻松下了马车。

        “这里景色甚好。”

        卫卿珩藏着心事,但不论是谁看着这漫步遍野的红色也会觉得心情怡然,这是大自然的力量。

        “似也没全红。”

        “但也很好看。”

        “正是。”

        两个人手牵手,一边赏景一边说着小话。

        护卫早探过林子,眼下又是守卫在各方,茜色等则不远不近跟在后面,不打扰主子也不会让他们喊人时无人能应。

        红枫林面积挺大,两人边走边说,心中郁气尽散,自是闲适万分,回过神来已经日头高了。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

        便是红日也显得温和暖人。

        几个宫女太监都互相撇着眼色,看谁去“打扰”地提醒两个主子用膳,还好他们已经回过神来。

        “捣鼓什么呢?”卫卿珩便笑了,“快摆膳吧。”

        “今儿准备了烤肉。”戴玥姝笑眯眯地,“我可期待了很久了。”

        “那就多用些,不过也不能太过,身体要紧。”

        “殿下也是。”

        这顿用的是相当满足。

        本就走了许久的路,心情又好,看着景色就浑身舒爽,早开了胃口,烤肉滋啦啦地炙烤起来,肉香肆意,油脂和嫩肉混合,再加上许多调料撒上去,叫人直流口水。

        不管是早腌制好的,还是现烤的,都是扑鼻的肉香。

        湿烤干烤烟气都不可能往主子这里去。

        厨子们在下风口的地方处理,动作利索迅速,他们在上风处、溪水上游地方铺了座,一样样的东西摆上来,眨眼就是十几道菜铺满,还有不少等着撤下再放上。

        宫里用膳得顾忌味道、考虑忌口、思度上头人的用度来调整自己的铺费。

        他们自己在外头用当然可以随意一些,再说这也只是各种肉的不同烹调法罢了。

        炙烤的鹿肉、羊肉、猪肉,还有牛肉汤在,主食和蔬菜也少不了的。

        等放下筷子,两个人相视一笑,果然都吃撑了。

        “走走?”卫卿珩主动伸了手。

        “好啊。”

        两个人都很放松,没有大事情压在身上,自然是拉着手一起往田间地方走去。

        马车等跟在后面,不碍着主子的眼。

        走了小一个时辰的功夫,他们才到了田间。

        这是府城外面最大的一处田地农作物种植点,在这耕作的除了大小的地主和佃户的田地,这个单独划了一个小乡村,旁边是城中富庶人家的私田、祖田,这种庄子上也一直有负责的人在。

        余下的便是供给朝廷的专属地和试验田。

        “这一块地方很大。”走在前头的是当地的里长。

        能负责这块地方的里长比一般的要更厉害一些,他四十多的样子,说话很利索,姓冯,是整一个地方田间地头里最有话语权的人之一。

        戴玥姝等落在后头,饶有兴致地看着周围景色。

        临近秋收了,看着那一片片坠着愈渐饱满的果实的麦田,她心情愈发好了。

        “早一波的已经开始秋收了。”

        “我们这里寻常只有一年一季到一季半的收成。”

        “怎么说?”这就立马有人上道地提问了,不叫两个主子疑惑。

        “我们这里的土地,说肥也肥,说烂也烂,几年一次的水灾确实给地里带来的灭顶的灾难,但每次洪水冲积之后……实话实说,愿意回来这里继续种地的也有。”

        红河州常有水灾,府城不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方,但冯里长是农民出身,知道太子卫卿珩想了解的是什么,所以解释的时候不仅说他们自己这里的地,也顺带解释了整个一州一片的地方。

        “水患过去,大量的泥沙会留在我们这里,带过来好多新鲜的水货,还有留下比过去要富饶一些的田地。所以小民才说,虽然灾情严重,死伤不少,但你看城外还留了那么多灾民,还有些流民,等这个冬天过去,只要能够挨过去,回头那些地方还是会有人去继续种田的,只要运气好,肯冒险又会种地,到时候收成也不至于太差。”

        众人皆有几分惊讶,之前没有一个农民和他们说这样的话,所以卫卿珩也是直到现在才知道的这件事情。

        但转念一想,他也明白了,除了那种实在没有办法的人,凡是能走的大略也都跑光了,剩下的几乎可以说是在“搏命”。

        卫卿珩叹了口气:“防洪一事,功在千秋,孤有生之年必将此处理妥当,叫大魏的子民能安心在此种地。”

        话说回到这里的田地。

        府城不受灾,但也不可能年年种,把地弄贫了,自上上任知州开始便在此定了规矩,五年必休一次保证水土肥沃。

        “我们这里有些富庶人家,会从其他地方运肥泥过来,有作用,试验田那也多用的是洪水冲积后堆积下来的泥沙土,那泥放到这里能养地肥庄稼。”

        麦子寻常是一年一收,冬末春初的时候就差不多要准备好了,早春就要种下,秋收季节是最忙碌的时候。

        “秋天也有两个时候收。”冯里长说,“这和麦子的品种有些关系,一般是要结麦时‘两肥’,两次才能保证麦子鼓鼓囊囊的,但因为各种原因,大部分的品种在这里只能做到一肥,也就是到差不多这种程度,我给殿下摘一段,您看看。”

        “那饱满的麦粒是……”卫卿珩仔细地观察着手上一根结了一溜麦粒的麦秆。

        “是这片试验田这里的,还在长,过了九月中旬,天要转大凉了,就该抢时间赶紧收了,现在在收的是因为品种、气候等各种原因已经长不大了的麦子。”

        戴玥姝也好奇,不过她对田地的事情比卫卿珩熟悉不少。

        戴家是耕读世家,田地尤其多,她又是随着祖辈在庄子上住着的,对这些还算熟悉,不过红河州和京城的水土气候等都有所不同,所以情况也不一样。

        正说着话,突然前头一点骚动。

        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男子猛地冲了过来,正对着他们这个方向。

        “哪里人!”

        “护驾!”

        戴玥姝等落在后面一点,也看到了前头那人。

        只见那穿着青色旧袍子的男子向着卫卿珩的方向一个叩拜,大声地喊着,后面还跟了一群没能拉住他的不知道是同村人还是邻里、家人的男女老少。

        “小生方朝生,见过太子殿下——”

        戴玥姝和一众婢女护卫谨慎地停在原地,前头卫卿珩的护卫自然已经上去压住了他。

        卫卿珩和旁边人说了几句,就见那人被带到了前头来。

        “这是怎么了?”

        “未免太哗众取宠了些。”

        “怎的原来这方秀才是这样媚上之人……”

        两个婢女看着都很不高兴,噼里啪啦来了一大段。

        戴玥姝摇摇头,缓声安慰。

        “有殿下在前头看着呢,若是他真的故意犯上,定会治他的罪,但他若真的有事,也有殿下主持公道。”她说着又笑了。

        “不过这样看,他与他夫人倒甚是相配。”

        这促狭话一说完,几个人都笑出了声。

        “可不是呢,方夫人想拦主子的马车,方秀才想闯殿下的队伍。”

        看那边说了好一会话,戴玥姝就猜着他们一定是有正经事要谈了。

        若是要处治方秀才,那马上就会拉人下去了,结果他能让卫卿珩和他说那么久的话,就看起来并不是那等谄媚讨好之人了。

        “既然如此,我们先在落脚的地方歇歇吧。”戴玥姝道。

        他们这一行在这里也有个专门的休息地方,是试验田对应的庄子上,一早准备好了各种东西。

        按照原定的计划,他们还要在庄上用一顿哺食,才会往城里住处归。

        这边派人到前面去说了一声,那头卫卿珩就给了回应。

        “回娘娘的话,殿下说,没有问题。”徐有德笑呵呵地卖了个人情,“是方秀才有东西献给殿下,似乎前头那青蟹还有门道呢。”

        稍晚的时候,戴玥姝可算等来了卫卿珩。

        他一脸兴奋,走路仿佛带风,一双凌厉的凤眸里闪烁着光泽,朱唇不点而红,自带几分笑意。

        “方朝生还是有本事的。”

        他开口便是一句。

        “怎么?”

        “原来那青蟹是还未养成的。”

        卫卿珩这就告诉她,方朝生一直致力于改善农业用具,培养更好的粮种。

        一开始他钻研在麦种的改良上,但可能是天赋不在此,他除了将农具的长度和施力做了改进,叫能更为便捷外,其他方面并没有特别的收获。

        “果真改良了农具?”

        “是。”他道,“不过是多了两个齿,加了一段长度,但我叫两个能干的农人当场实验了,就是他的工具更好用一些。”

        “那可太好了!”她完全理解他的喜悦了。

        “是,但原本因为他捣鼓的那些怪样子,村里人都不相信他,加上他家的田地大都是让他自己做实验了,叫旁人眼里便是祸害了,所以没人相信也没人肯按照他说的去改进那些农具。但我下午叫人饰演了很多次,就目前来看是有效果的,等这几日我再找更多的人试试,回头就能带着一道回去。”

        “献给当今?”

        “正是,此物若真,那对国有利!父皇和我都会大力推广的。”

        “那青蟹又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另一个成果了。”卫卿珩有几分感慨,“他倒是个奇人。”

        青蟹是外来品种,个头大,但肉质过腥,生长期间内会吃泥土、吃草根,长大了还会吃小鱼吃虾米。

        但方朝生钻研许久,有了个还在研究中的想法,将叫这青蟹和养殖种植结合到一起。

        他最初研究的方向是看能不能把它和鱼虾一样,养在水稻田里,但红河州水稻田少,干麦田居多,他没有更多的鱼虾和水田做实验。

        但巧的是,当地有两处大小鱼塘,他就把家里的田地和人换成了鱼塘,这才让当地人觉得他脑子坏掉了。

        因为他方朝生不仅不懂种地,也不懂养鱼。

        他不光换了一块小鱼塘,还自己又挖了一处,结果养了几年,两个鱼塘都鲜有收获,叫人觉得他“病得更严重”了,家里这么难开锅了他还成天往外撒钱。

        “方家不易啊。”她感慨。

        “这确实。”卫卿珩点头,但很快象征性地替他描补了两句,“不过眼下看似乎也是有成果的。”

        青蟹长大了会吃鱼也是方朝生的研究成果,连什么大小什么阶段的青蟹吃多大的鱼、什么品种类型的鱼,他都弄清楚了,这其中花了多少精力金钱就不用说了。

        “他说自己是天生对这个好奇,忍不住想去研究,确实是个怪人。”

        这等不务正业的读书人,相当罕见。

        不过要戴玥姝说,他至少比那种吃喝嫖赌整天混日子的读书人,要好得多,另外还有个谋生的教书工作在手。

        “最后他发现,鱼塘里是能同时存在青蟹和鱼类的,到时候秋天能收获两种,螃蟹吃虾,寻常小虾米是不能养在里头作为收获了。”

        方朝生提出了一种他实验并在今年秋得出可行性的水产养殖方案来,在一个池塘里,可以同时养两种特定品种的鱼,这两者能互相不干扰,在水底的泥巴区域里,还能种青蟹。

        其他品种的螃蟹娇气,他也弄不来大量的其他品种螃蟹,只有青蟹这种又凶又大又能“贱养”、生命力顽强的,能活在红河州的土地里。

        但是不能把青蟹一直养到大,按照春天撒苗的养殖期来看,两种鱼里有一种能三到四个月一收获,大的也能养到秋天,是分量正好的。

        青蟹则要大概在夏季中旬的时候,全部捕捞上来,因为这时候它已经长得很大了,会开始逐渐吃小鱼,影响水中的其他养殖物了。

        这时候捞出来的青蟹还不够大,味道当然也不够好,一样是泥腥十足,没有任何食用和售卖价值,但是把这个青蟹在另外一池塘单独饲养一个月左右,只要保证给的食物充足——米粮粒它也吃,几乎什么都吃——青蟹就能长得很大,并再经历一次蜕壳。

        “就能到我们见到的那种大小。”

        “可是味道……”戴玥姝不是很明白。

        “这就到了另一个关键,”他道,“这青蟹需要在干净的活水里面,再养一个月左右,才能够把泥沙吐干净了,根据他说,这时候的青蟹,则会没有任何的土腥味。”

        戴玥姝起先没有反应过来,但等她顺着这个思路一寻思,突然就瞪大了眼睛。

        螃蟹是人人都爱吃的,但价格却一直都很贵。

        京城在北方,实际上没有合适的养殖点,一直以来他们这里、包括皇家等各种勋贵人家吃的螃蟹,都是从南边走水路,大部分都是从运河运过来的。

        路上的损耗、花费的时间金钱等,多方原因下导致喜欢吃螃蟹的人多,秋天时候大家都想吃,京城勋贵的蟹宴都能连续办上一个月,最早的是从中秋开始,最晚到九月,重阳前夕。

        戴玥姝就知道,他们家能买到的螃蟹品质一直就不是最高的,顶多是中等个头,就这也是非常昂贵。

        但青蟹不一样,天生比江南那几个产地的螃蟹要大,中等个头的就能比最高大小的了。

        如果能把土腥味去掉,便是肉质上有细微的差别,也能叫绝大多数人满意,至于说最顶尖的,那本身就是特供品,从个头到肉质、蟹黄蟹膏品质等。

        “那岂不是……”

        “正是。”卫卿珩看起来也很激动,他自己可以不喜欢青蟹,但他已经看到了青蟹可能带来的价值和利益。

        “殿下可试过了成品的味道?”

        “让人搬上来。”他大手一挥。

        虽然两个人都用过了膳食,但加一顿品尝这据说剔除了土腥缺憾的餐食,不算什么。

        先前方夫人等捞出来卖的是还没吐干净泥沙的,更准确说应该是还没有在干净活水里养够时间的青蟹,所以还有明显的腥味,但方朝生病愈之后,亲自重新仔细地又把那单独份养殖的青蟹打理过,然后冒险献上。

        这一回用不着什么讲究烹调了,只用最简单的水煮方式,加了葱姜在里头去腥,捞出来去壳取肉蘸醋。

        戴玥姝先放下了筷子,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可以。”

        “……”卫卿珩品了半晌。

        他让人用了几种方式,先试过了纯水煮不加葱姜的蟹肉,又试了普通烹调方式后的蟹肉,然后再试了重料加料酒等去腥后的蟹肉,又搭配了各种调料试过。

        最后他抿着唇,感慨万分地摇摇头。

        戴玥姝的心吊起来,若是方朝生“欺君”,那他可完蛋了。

        “用寻常方式,还是有一点。”他倏然一笑,“但已经可以了。”

        “照方朝生所说,如果是运到其他地方的螃蟹,路上还会在清水里再养一段时间,多的一周半月都有,然后到了主人家里,在烹调之前也会专门要吐沙吐泥,这时候的泥腥味应该是已经全无了的。”

        召了厨子和采办的人过来问,几个都回答说确实如此,御厨也是这么答的,而且他还说他们都有自己的独门方子去腥,像是海产、水产等都有各自的腥味,目前的这点土腥是还没有做好烹调前置准备有可能带来一些的,因为主子要得急,还规定了不准多弄,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处理了。

        放在寻常,绝对够了。

        “目前给的这批是养了25日的,距离他原本定的一月还差一点,他说还不够完美。但我确实非常期待最后的结果了。”

        卫卿珩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看向她。

        “现在,就该等几日的功夫,好确定了青蟹的真正效果,还原它最本质的味道,确定这个新食材能到什么样的高峰……然后办一场应有的秋蟹宴了。”

        “妾身明白了。”

        戴玥姝立马起身,行了礼,接下了这个任务。

        作者有话说:

        没种过地,更没见识过古代的田地,也没养过螃蟹、青蟹,查了一些现代的资料。如果有什么不对的请多多谅解,当做私设也可以(x)


  (https://www.yourenxsw.net/chapter/775696/702314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