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清]四爷,养生了解一下 > 第64章 第 64 章

第64章 第 64 章


耿奕还提供的药膳方子,  一是当归生姜羊肉汤,最是温补。

        做起来也不难,只需要把羊肉过水之后,  加上当归和生姜一起炖两个时辰就好。

        只一点,生姜需要先下锅炒一炒再放进去炖,  羊肉汤的味道会更好。

        这是出自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的药膳方子,羊肉性温热,暖中补虚,最是能驱寒除湿。

        生姜也能散寒暖胃,当归能活血补血。

        这三样加在一起,驱寒补暖的效果不要太好,也不容易上火。

        若是只喝姜汤,  却是容易燥热上火的,  还可能会咽喉肿痛。

        耿奕准备的药酒是丹参米酒,只需要把丹参切碎后加进米酒里泡半个月就能喝。

        丹参能活血化瘀、养血安神,米酒就能加强丹参的药性。

        她是见四阿哥一个劲烦恼要给十三阿哥带什么,  列的单子又费了许多纸,就回想了几个方子,  其中选了这么两个出来。

        四阿哥道:“若是冻着了,  也能喝这丹参米酒。早晚喝一小杯,  不要贪多。要是感觉身上冷,也能一天三回。”

        俄国那边太冷,  十三阿哥一直在京城这边可能会受不住,喝烈酒的话对身体不好,  米酒就要温和许多,  添了丹参也能让身子骨尽快暖和起来,  不至于寒湿冻着关节,  留下后患。

        十三阿哥听着四阿哥絮絮叨叨说着带来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连药材药丸都准备了不少,只觉得心里暖融融的:“弟弟让四哥操心了。”

        四阿哥就笑道:“哪里就是操心了,你这要出远门好几个月,当哥哥的不就得多照顾点儿?”

        他也没让人把东西抬下车,直接让十三阿哥把马车一并带走,各种药膳方子就放在锦盒里面,塞到十三阿哥手里:“这些你过去后让图里深帮着办也行,让你身边人办也可。药材我让人装了一些,不够的话在那边可能不太好买,回头你写信告诉我,我再让人再送过去。”

        毕竟那边运送盐石过来,这边也会送瓷器或者其他货品过去,也能给十三阿哥顺道送一送。

        十三阿哥看了看满满当当的马车,除了药材、药丸和不少布料和皮子之外,连被褥都准备了好几床,显然四阿哥生怕他冻着了,顿时有点哭笑不得。

        “四哥,其实也不用带那么多东西。之前图里深过去也没带那么多,我是去办差的,带这么多东西是不是有点奢靡了?”

        四阿哥摇头道:“图里深过去的时候就是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冻得毛病来。后来当地人让他每天喝点烈酒,九弟这边送了不少取暖的东西过去,他这才要好一点。”

        本地人压根就习惯了,也不怕冷。

        图里深就惨了,在京城的时候有地龙,那边什么都没有,只能挨着火炉子坐,离得远就冷得人哆嗦。

        起身走动还好,他一旦坐下来一会没动,脚都已经开始冷得没知觉了。

        图里深每天带着手炉,脚边四个火盆,还是冻出风寒来了。

        幸好带着大夫过去的,药材准备得还算足够,后来九阿哥这边又送了不少过去,不然图里深哪怕再年轻都有点熬不住的,冻得夜里都睡不太踏实,醒来双脚都冰冰冷冷的。

        四阿哥是听九阿哥一说,十三阿哥要出发之前就开始准备起来:“这算什么奢靡,都是实在要用的东西,我还嫌少了!要不是你得赶过去,怎么都要多准备几辆马车装满了才行。”

        他先把重要的东西给十三阿哥装上带过去,回头再让人送过去的。

        不然那么多东西,十三阿哥赶路的话也会比较累赘。

        十三阿哥只得点头,把东西都收下了。

        另外伺候的人也得带上,挑选几个沉稳的心腹留在府里看门。

        年轻一些的就跟着十三阿哥出门,包括了丫鬟、太监和厨子。

        四阿哥看着那个年轻的厨子有点嫌弃道:“要不我让刘厨子跟着你过去?”

        刘厨子的手艺还不错,年纪不算大,舟车劳顿应该也可以熬得住。

        马厨子估计就不行了,他年纪要大一些,不过身边的徒弟也算是教出来了,跟着去也可以。

        十三阿哥连忙摆手道:“不用,弟弟凑合点过就行。”

        四阿哥哪里能让十三阿哥凑合点过,而且耿奕那些药膳和药酒方子都是厨房做过一遍,试过后不错才送过来的,自然是厨房那边更熟悉一点。

        “就这么定了,让刘厨子和马厨子那边一两个徒弟跟着。你去了那边会吃得不习惯,听九弟的意思,图里深带的人里面没有厨子,当地人大多只擅长做烤肉,图里深吃着就不太习惯。”

        图里深也不好意思让京城那边送厨子来,而且谁愿意来这种天寒地冻的地方?

        如今他就盼着十三阿哥过去的时候带几个厨子,救他于水火之中了。

        如果十三阿哥不带,图里深知道后估计能哭出来。

        光是想想,十三阿哥对图里深还挺同情的。

        不过图里深在那边过得水深火热的,差事却办得妥妥帖帖的,应该说不愧是九阿哥挑选出来的人?

        十三阿哥又被四阿哥塞了一个朴素的锦盒,说里面的药丸是专门给图里深带的。

        他一头雾水问道:“四哥,这里面是什么药?我带着大夫过去,回头给图里深把脉后再下汤药也行。”

        四阿哥就尴尬道:“这药丸给图里深对症,他没什么毛病,就是烤肉吃多了,不是很方便了。”

        十三阿哥立刻明白了,图里深这是烤肉吃多了,上火便秘了吧!

        这事要大夫一把脉就知道了,图里深却要尴尬,估计是写信偷偷告诉九阿哥,然后九阿哥偷偷告诉四阿哥,再让李大夫配了药丸直接送过去的。

        十三阿哥默默收下了,这才明白四阿哥送来的马车上怎么会有干菜。

        这是怕他跟图里深一样,只吃烤肉容易便秘了。

        都是马厨子带着徒弟晒的干菜,只要放水里泡一两个时辰就能泡发,然后用来做菜的。

        干菜只要保存得当,也能放很久,不必担心一点蔬菜都吃不上了。

        虽然比新鲜的蔬菜还是会差一点,不过也比不吃得强。

        种子其实也准备了一些,就是不知道那边太冷能不能种出来。

        如果可以,四阿哥恨不得让十三阿哥把工匠都带上,过去那边砌出个热炕来,晚上睡觉就不怕冷了。

        只是带上工匠就太夸张了一点,四阿哥还是把热炕的图纸交给十三阿哥,看他带着人能不能弄那么一两个,好歹让十三阿哥和图里深夜里能睡得踏实一点。

        万事俱备,十三阿哥就要出发了。

        其他关系好的几个阿哥都过来送他,九阿哥拍着十三阿哥的肩膀道:“十三弟要缺什么,可以写信给我,也可以让图里深写。商队时常过去,让他们带上就行,不用担心不方便,也不必跟我客气啊!”

        九阿哥别的没有,银钱是最多的。

        之前虽然送了一大笔钱给四阿哥,他很快又借着跟俄国使团做买卖赚了个盆满钵满。连带因为醍醐酒的缘故,酒楼的生意都好了起来。

        九阿哥拿着醍醐酒的方子忍不住在家里做了几坛子,也不打算卖,就送给去年在酒楼花费最多的那位贵客,当做是添头了。

        掌柜亲自送去府上,醍醐酒又确实是难得的美酒,还是九阿哥府上做的,花钱都买不到的,自然皆大欢喜。

        其他人一听,自然就时常往酒楼去了。

        若是能年末的时候得到一坛子醍醐酒,跟亲朋戚友炫耀一番,也是面子有光的事!

        这就让原本就门庭若市的酒楼更加宾客如云,掌柜从早到晚笑得腮帮子疼,不过每天收钱也收得手快抽筋了,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耿奕不得不说九阿哥真是太会做买卖了,醍醐酒方子难得也不好做,还是九阿哥府上做好送给酒楼里消费最高的人,这简直就差没说这人是最大方的客人了,客人能不高高兴兴收下吗?

        这个难得的醍醐酒作为vip客户的年终礼物,酒还是好酒,客人更是欢喜。

        过年过节拿出来分一点,在亲朋戚友跟前特别有面子。

        只要花点钱就有这样的殊荣,谁不乐意,花钱也花得更痛快!

        毕竟在天子脚下的京城,大家别的不多,就是钱多啊!

        而且酒楼价格公道,饭菜又好吃,有这个添头在,去的客人就更多了。

        所以九阿哥如今有钱了,对自家兄弟更是不会吝啬,大手一挥,让十三阿哥要什么只管开口就行!

        九阿哥还另外带来了两个嬷嬷送给十三阿哥,对他道:“别看年轻丫鬟伺候精心,嬷嬷们力气大,女红也好,在那边天冷更能派上用场。”

        娇滴滴的丫鬟哪怕做事再细致,九阿哥都担心她们长途跋涉过去之后自己都要受不住,哪里还有力气去伺候十三阿哥呢?

        两个壮实的嬷嬷就不一样了,她们还是北边来的,儿女都让九阿哥安置得妥帖,自然会对十三阿哥忠心耿耿,又不会跟年轻丫鬟那样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

        十三阿哥道谢后,就收到十阿哥送的一箱皮子,都是上等的,又极为厚实:“在路上就让这两个嬷嬷给十三弟做两身衣服,别觉得穿着难看,却暖和得很。”

        看来几个阿哥都担心十三阿哥去那边要被冻伤,一个劲送皮子了。

        这么一箱皮子,估计是十阿哥这几年围猎得到的皮子,还可能找人买了些下来才凑够的,可以说是掏空了他的存货。

        十三阿哥心里感激,就被十四阿哥塞了两把匕首:“听说那边人野蛮得很,一言不合就动手,十三哥带着这个防身。一把可以放在腰上,一把可以放在靴子里。”

        看着这两把匕首外表灰扑扑的比较朴素,十三阿哥一看就知道是削铁如泥的好刀,却是极为难得的,连忙推脱道:“十四弟,这个也太贵重了一点。”

        他怀疑是十四阿哥的心头好,这就送给自己了。

        十四阿哥推回去道:“十三哥就别跟我客气了,这种匕首我多着呢!”

        九阿哥直接就戳破了他的话:“十三弟,这是十四弟的功课写得好,皇阿玛给他的赏赐。为了那个功课,十四弟直接熬了两个通宵才写出来,这份礼确实情深义厚。”

        让十四阿哥写功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别提是这么用心写了,写得还言之有物。

        皇帝看了还挺惊讶,先生们也是赞不绝口。

        毕竟十四阿哥平日能写完功课就不错了,能写得这般好,确实该夸。

        皇帝问十四阿哥要什么奖励,十四阿哥就要了两把好匕首,一股脑送给十三阿哥用来防身了。

        十三阿哥抱着匕首笑道:“那我先借十四弟的,等以后再还回来。”

        十四阿哥只得无奈点头,也觉得十三阿哥以后把差事办妥后平安回来才是最重要的。

        三阿哥上前,送的是一本厚厚的册子。

        十三阿哥打开,居然是一本俄文字典。

        左边是俄文,右边是满文,一目了然。

        三阿哥笑道:“想着你去那边只靠翻译,不如在路上也学一学这个。这册子是我找俄学堂那边的学生一起做的,反复校对过,不会有什么问题。”

        俄学堂那边也派了两个学生跟着十三阿哥去,免得十三阿哥听不懂俄文,就要两眼一抹黑了。

        路上这学生能给十三阿哥说说这俄文,哪怕不能学得精通,知道一些重要的词汇,也能勉强猜出来。

        哪怕这两个学生是精挑细选的人,不可能暗地里使坏,十三阿哥也不能真的只听两人的翻译,全然被人牵着鼻子走的。

        十三阿哥笑着道谢,这才上了马车,对着几个兄弟挥挥手,扬长而去。

        四阿哥回去后,在书房写了很久的大字,到耿奕这边来的时候神色已经很自然了。

        耿奕还是发现四阿哥的心情不是很美好,顿时有点纳闷。

        不是给十三阿哥准备了那么多的东西,如此齐全,四阿哥该放心才是。

        还是关系最好的弟弟远行,让四阿哥始终不能放下心来?

        耿奕也不好直接问,正好弘昼醒了,她就让奶娘把小阿哥抱了过来。

        弘昼看见四阿哥也是熟悉了,哼哼了两声,坐在耿奕的怀里,很快就换成躺着的姿势了。

        耿奕无语,这孩子也太知道怎么才让自己舒服了!

        她仔细看了看,弘昼这姿势就是葛优躺了吧?

        这孩子简直无师自通!

        耿奕把弘昼提溜起来坐好,转眼他就滑下去了,只好再提溜起来。

        四阿哥在旁边看着就好笑道:“这孩子不大,还不会好好坐着呢,慢慢来吧。”

        耿奕想想也是,孩子得六七个月的时候才能坐稳,自己也太心急了一点。

        好在四阿哥的注意力也被拐到弘昼身上来了,他低头看了一会问道:“我怎么感觉弘昼胖了一点?”

        耿奕也笑道:“何止一点,他最近吃得更多了,沉甸甸的,我差点没能抱起来。”

        她那天看弘昼睡醒,挥舞着小手的样子很可爱,伸手就想抱起来,差点扭着腰了。

        还是胡嬷嬷机警,一看不对就赶紧接过弘昼,才没酿成惨剧。

        耿奕摸着自己的后腰,还心有余悸。

        不过她想了想,以前自己确实是个扛着五十斤大米上八楼都不带喘气的女汉子,到了这边换了个身体就要娇弱得多,一时忘记了,差点就翻车。

        弘昼仿佛听懂别人说他胖了,不高兴的哼哼唧唧了一会。

        耿奕轻轻拍了拍他的小屁股,这孩子才多大,胆子就不小,居然都敢对四阿哥骂骂咧咧了吗?

        四阿哥摸着弘昼的小脑袋笑道:“胖点也好,说明弘昼能吃能睡,看着壮实一点了。”

        似乎感觉自己被夸了,弘昼这才不再哼唧骂人了。

        耿奕摸了摸弘昼的小脸,感觉这孩子懒虽懒,偶尔像是人精一样,感觉好像都能听懂一样,也或许是她的错觉。

        十三阿哥出发之后,四阿哥又闲了下来,一边继续折腾瓷窑,一边也多跟孩子们相处。

        可能之前他时常出差没能跟弘辉相处,错过了孩子长大的时间,这次就更多留在府里多陪陪孩子们了。

        弘时已经会扶着东西慢慢站起来走动两步,还特别喜欢这个,时不时就爬起来。

        有时候他扶着的东西不稳,还把身边人吓一跳,就把周围摇晃的东西全撤走了。

        四阿哥索性让几个孩子也熟悉起来,弘时、弘历和弘昼就被一起抱了过来。

        空了一个房间,里面没有家具,底下全是铺上厚厚的地毯。

        虽说才是初秋,已经早早开了地龙,就怕孩子们在地毯上坐着会凉着了。

        没有东西能扶着,弘时只能扶着墙站起身走动两步然后坐下休息一会,再起来走。

        弘历倚着奶娘,目不转睛盯着弘时走,小脸上全是好奇,也恨不得跟着一起走一样,小腿动来动去的。

        唯独弘昼半躺着,眯着眼睛似睡非睡。

        耿奕就知道这孩子懒洋洋的,跟身边的钮钴禄格格小声嘀咕道:“弘昼看着不爱动,等到了岁数也不知道会不会主动学走。”

        钮钴禄格格就笑道:“姐姐,弘昼还小呢,等会走的时候必定就会学着走了!瞧着这么小就是脾气好的,不像弘历那么调皮,把奶娘的头发抓了好几回,都扯下来了,我看着就疼。”

        奶娘被扯掉好几束头发,哪怕一束不多,积累起来也怪可怕的。

        哪怕她把头发扎紧了,弘历都能把奶娘的头发弄得乱七八糟,然后扯下一束来。

        钮钴禄格格摸着自己的头发也心有余悸,好在弘历对自己这个亲额娘还是比较客气,没有拼命扯她的头发。

        也就他吃奶的时候,小手不抓住点什么就不舒服,奶娘的头发就遭殃了。

        耿奕就提议道:“要不下回在弘历手里塞点什么小玩具抓着,就不会去抓奶娘的头发了?”

        钮钴禄格格点点头,打算以后试试。

        耿奕就想到以前见过的一种叫沙锤的乐器,下面是木柄,上面是一个椭圆的干葫芦,里面装了小石子、沙子或者小种子,稍微一摇就会发出沙沙的声音。

        拿着不重,摇起来声音也不算大,小孩子的手也能拿得住,靠得近又不会让他的耳朵难受。

        不然声音太大,影响孩子的听力就不好了。

        想要声音再小一点,可以里面的东西放少一点。

        钮钴禄格格一听这个小玩具就特别感兴趣,还赞叹道:“姐姐知道得真多,这样的东西竟然是乐器,得怎么做?”

        耿奕只记得是南美洲那边用得比较多,就是民族风情比较浓郁的舞曲用的。

        管他呢,反正这东西如今给孩子们能用就行!

        耿奕只需要开口,就有人把材料都准备好了。

        她指点着胡嬷嬷帮忙先把小种子和沙子放进去,再把这个干葫芦黏在手柄上,然后用蜡封上。

        等封口干透了,再封上一层,这样哪怕沙锤摔在地上,里面的东西都不会漏出来而坏掉了。

        这个容易做,只需要封蜡之后需要等着干透就好。

        胡嬷嬷很快做好一个,开始做第二个。

        耿奕拿着第一个沙锤在手里轻轻摇了摇,沙沙的声音不大,还挺有意思的。

        连弘昼都难得睁开眼看着沙锤,还伸出小手想要,她就把沙锤放在弘昼手里。

        耿奕托着弘昼的小手晃了晃,沙锤就发出沙沙的响声。

        弘昼愣了一下,又摇了摇,很快就松开手,还把沙锤推到耿奕手里。

        钮钴禄格格就纳闷了:“姐姐,弘昼这玩了一会儿就不感兴趣了?”

        明明这东西很有意思,没见弘时已经放弃墙壁,直接爬了过来吗?

        弘历也看了过来,哼哼唧唧要让奶娘抱过来靠近看看。

        耿奕就无奈道:“他哪里是不感兴趣,是玩累了,让我来摇他来听着。”

        果然她不动,弘昼又推了耿奕的手两下,哼哼两声,示意她该动起来了!

        钮钴禄格格看得有趣,耿奕敷衍地摇了两下就停了,弘昼又来推她的手。

        弘时这会儿已经爬到耿奕跟前来了,伸出小手就把沙锤拿了过去,一屁股坐下后就摇了摇小手,沙沙的响声让他咧嘴笑了起来。

        既然有人代劳了,弘昼就不推耿奕,而是看着弘时玩了起来。

        弘历也被奶娘抱了过来,小手一伸就要把弘时手里的沙锤抢过来。

        但是他人小,手更小,还不如年纪大点的弘时灵活,弘时一下子就避开了。

        弘历没抢到,又伸手一回,这次弘时更警惕,避开得更快,没让他如愿。

        见两次都没抢到,弘历嘴巴一扁就要哭起来。

        正好胡嬷嬷做好第二个,耿奕接过后就赶紧塞到弘历的小手里面。

        弘历低头看见自己心心念念的玩具忽然到手了,顿时不哭了,小手晃了晃就笑了起来。

        钮钴禄格格看着好笑道:“一会哭一会笑的,你这变脸功夫可真厉害。”

        四阿哥过来的时候就见两个小阿哥手里的东西,不由凑过来一看:“这是什么?”

        耿奕就解释道:“爷,这是沙锤,我让人弄得小玩具。看几个小阿哥都喜欢有声音的东西,就做了这个,也不会太响。”

        胡嬷嬷那边已经做好第三个沙锤了,原本是给弘昼的,不过这孩子懒得很,压根不接,四阿哥就顺势拿过来看了看:“挺有意思的东西,难为你想到。”

        他稍微晃了晃,手里的沙锤就发出沙沙的声音。

        弘时听着也跟着摇,弘历也是,于是满屋子都是沙沙沙的声音了。

        四阿哥刚停手,弘昼还“啊”了一声,小手推了推他的手背。

        他还奇怪,耿奕就忍着笑道:“弘昼这是催促爷摇一摇,他就不用自己摇也能听见声音了。”

        四阿哥就无奈了,这孩子也太懒了吧!

        不过他不动,其他两个小阿哥摇个不停。

        弘昼很快被另外那边的声音吸引住,就没再催促四阿哥了。

        弘时玩得都不去墙壁那边扶着走了,弘历也是摇个不停,最后累得睡过去。

        旁边还有弘时摇着沙沙的声音,弘历还睡得很沉,显然是真的玩累了。

        耿奕就让钮钴禄格格把沙锤带回去:“回头让胡嬷嬷多做几个送过去,上面涂点颜色,鲜艳一点,孩子会更喜欢。”

        刚才做的几个就比较简陋,先试着做的,回头让人弄成五颜六色的,再画上花纹就更好看了。

        钮钴禄格格笑着道谢,这才带着呼呼大睡的弘历走了。

        弘时还玩得不亦乐乎,拿着沙锤不撒手也一并带回去的。

        奶娘想要从他的小手里把沙锤拿出来,弘时就能哭个惊天动地,是再也不敢拿了。

        弘昼枕在耿奕的腿上也睡得很香,四阿哥低头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道:“这孩子倒是安静得很。”

        他看得出弘昼虽然懒洋洋的,脑瓜子却很聪明,哪怕还不会说话就已经表现出机灵劲来了,也不知道长大后是不是跟弘辉一样聪慧。

        四阿哥还挺期待的,却担心弘昼这性子太懒,长大后会不会什么都懒得学?

        他光是想想,顿时就开始头疼起来了。

        耿奕示意奶娘小心翼翼把弘昼抱回去睡,捏了捏四阿哥的手腕,感觉到一丝僵硬,就顺势依照穴位按压了几下。

        四阿哥起初感觉手腕有点酸酸疼疼,接着是有点酸胀,然后才觉得轻松了一些,面色就缓和了下来。

        耿奕忍不住问道:“爷最近事情多,也不能把自己累着了。”

        看样子四阿哥除了画瓷窑的图样之外,该是写了不少折子,不然手腕不会僵硬成这样。

        被耿奕看出来,四阿哥并不意外,摇头道:“最近事情是多了一些。”

        十三阿哥才出发没多久,准噶尔的首领阿拉布就带兵擅闯西境,西境连夜派人八百里加急送信来求增兵救援。

        皇帝震怒,连夜召大臣商议此事,尽快发兵增援。

        在谁带兵这件事上,朝臣就有争议。

        有人提议大阿哥,毕竟之前大阿哥曾带兵出征,十分有经验。

        也有大臣觉得大阿哥如今有些年纪了,也许久不曾带兵,就连练武此事也不如以前勤快,武艺已经落下,大不如前。

        有人提议三阿哥,认为他骑射功夫出众,又熟读兵书,哪怕没带过兵,也可以试着带兵一战。

        有人提议四阿哥,只觉得他性子沉稳,用兵贵在稳字上,也适合带兵出征。

        也有人提议十四阿哥,因为他的武艺超群,在几个阿哥当中天赋最高,这些年又熟读兵书,军事上也颇有天赋。

        只也有人认为十四阿哥太过于年轻,年轻气盛多余冲动的话,对带兵就十分不利了。

        事情紧急,皇帝也没多犹豫,直接就定下十四阿哥带兵出征之事。

        大阿哥听见后难免有些失落,毕竟以前这样的差事都会落在自己身上。

        三阿哥心里就暗暗松了一口气,让他去木兰围场骑射打猎还好,叫自己带兵,那就是两眼抓瞎了。

        十四阿哥高兴坏了,脸上带着跃跃欲试的神色连忙跪下谢恩,恨不能立刻就出发把准噶尔部落打个落花流水!

        皇帝除了老李这个副将之外,还点了正蓝旗都统一起跟着十四阿哥出征。

        正蓝旗都统出征,底下三旗事务就需要有人来分管。

        不少大臣提议八阿哥来接管此事,一来他对处理事务十分擅长,二是他如今闲赋在家。

        四阿哥跟大臣不一样,他提出让七阿哥来接手正蓝旗事务。

        七阿哥腿脚不好,很少出现在人前,却不等于他没有才能。

        数年前他曾跟着皇帝带兵出征,战功赫赫被封为贝勒。前些年更被封为多罗淳郡王,只处理三旗事务是手到擒来。

        皇帝沉吟片刻就点头同意了,比起八阿哥,七阿哥确实是更加适合的人选。

        正黄旗和正白旗的都统分别也跟着出征,皇帝命十阿哥统管正黄旗,十二阿哥接手正白旗。

        户部和兵部也忙了起来,要尽快筹措粮草和士兵的盔甲武器,点清士兵数目再把名单列成册。

        十四阿哥也频频进宫,跟皇帝商讨起出征路线和对战之策,另外源源不绝的消息也从西境传到宫里来。

        准噶尔步步逼近,他们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准备,要尽快出发为好。

        德妃得知十四阿哥要出征,担心不已。

        十四阿哥抽空到后宫跟德妃匆匆见了一面,只安抚几句道:“额娘放心,儿子很快会凯旋归来。”

        他这几天睡得不多,忙得脚不沾地,人看着却是精神奕奕。

        毕竟十四阿哥等着这一天太久了,终于实现了当大将军的念想,如何能不激动?

        皇帝还封他为抚远大将军,赏赐十万两银子,后又封为大将军王,以天子亲征的规格来出征,如此荣耀,兄弟们当中简直无人能比!

        十四阿哥被身边人一个劲夸奖,心里忍不住有些飘飘然。

        但是在见到四阿哥的时候,他就慢慢冷静了下来。

        同母兄弟要出征,四阿哥说不担心是假的,更多的却是骄傲。

        他拍了拍十四阿哥的肩膀道:“我就等着十四弟凯旋归来,把准噶尔部打个落花流水!只是你也注意自己的安危,小心对方的狡诈诡计。”

        十四阿哥点点头道:“四哥放心,我会小心。”

        之前那些巴结讨好他的人会说自己凯旋回来之后会如何风光,皇帝会如何看重,贝子的身份可能会往前进一进,别说贝勒,还可能会成为郡王,比其他阿哥们都要受宠云云。

        十四阿哥刚听着还会谦虚摇头,后边听多了,渐渐习惯了,心里甚至觉得很可能真会这样,不由有几分得意。

        如今他听着四阿哥絮絮叨叨的话,没有提及出征失败会如何,成功后又如何,只让十四阿哥平平安安回来就行,其他似乎都不重要。

        四阿哥看见的是他这个弟弟,态度跟以前没有任何的改变。

        可能无论十四阿哥变成什么样子,在四阿哥看来都是需要照顾的弟弟而已。

        四阿哥在乎的也不是十四阿哥能得到多少功绩,以后会如何风光,这些身外之物都不能跟他的平安放在一起。

        十四阿哥想着以前跟四阿哥不对付的时候,觉得他唠唠叨叨的,仿佛觉得自己这个弟弟做什么都做不好,对自己没信心一样。

        于是每次听着,十四阿哥就满脸不耐烦,心里还有点儿委屈。

        如今熟悉了之后,十四阿哥就明白,四阿哥就是个爱操心的性子。

        他越是絮絮叨叨的,就越是关心和重视对方。

        若是四阿哥看不上的人,他就会冷着脸,连一句话都懒得说的。

        四阿哥说完后见十四阿哥笑得傻乎乎的,越发担心了起来:“十四弟,刚才的话都听进去了吗?”

        “听了,四哥也太操心了一点。”十四阿哥笑了笑,又道:“有老李跟着呢,四哥你只管放心就是了。”

        说真的,四阿哥恨不得多几个老李这样的人。

        一个老李劝不住,十个八个老李在,怎么都能把十四阿哥约束住了。

        可惜老李只有一个,老李表示心里苦,也只能听命跟着十四阿哥出征。

        十四阿哥西征出发之前,皇帝亲自为他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又下旨蒙古各部配合。

        言下之意,十四阿哥下的命令就是皇帝的意思,让蒙古各部不能有任何违背。

        皇帝这就给了十四阿哥极大的权力,甚至能号令蒙古各部的士兵。

        八阿哥在旁边听得心惊肉战,只觉得十四阿哥在皇帝心里的地位显然不低,他顿时若有所思起来。


  (https://www.yourenxsw.net/chapter/753540/774595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