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陈宇宋妍 > 第2205章 九州鼎与山海经

第2205章 九州鼎与山海经


陈宇所朗诵的这段古文,光怪陆离,乍一听,完全是在扯犊子。

        但完全可以从科学的角度,重新推敲一遍这段话的内容。

        首先,共工,这个名字大家十分熟悉。

        不过,这个共工可不是洪荒传说里怒触不周山的那个共工。

        共工是一个部族的名称,他们的首领都叫共工。

        好比皇帝本身的名字不重要,所有的皇帝都统称为‘皇帝’是一个道理。

        最早的共工,也就是共工部族的初代首领,是炎帝的玄孙之一。所以,共工部族算是炎帝部族的一系血脉分支。

        后来炎黄合并,炎帝部族和黄帝部族融合成了炎黄华夏部族,共工部族也就成了炎黄华夏部族的附属部族。

        但到了大舜时代,洪灾泛滥,这个共工部族不好好帮忙,还离经叛道,背后搞阴谋,增加治水的难度,弄得天怒人怨。

        大舜一怒之下,将当时共工部族的首领共工流放到了幽州。

        与共工一起流放的,还有另外三人,分别是:三苗、驩兜、鲧。

        三苗就不用多说了,始终是炎黄华夏部族的心头大患,在某次大战中,大舜活捉了他们当时的首领,直接给流放了。

        驩兜也是个十恶不赦的王八蛋。

        而大鲧,就比较有意思了,是大禹的亲爹。

        一开始,大舜是指派大鲧去治水的,哪成想,大鲧提倡封堵的办法对治理洪灾毫无卵用。无奈之下,大舜决定换人,换大鲧的儿子,主张疏通河道治水的青年才俊大禹。

        本来这没啥,谁行谁上,更何况接替大鲧的还是他亲儿子。

        谁知道,大鲧大权旁落后,内心不平衡,开始频繁搞事情。

        最终大舜忍无可忍,把治水有功的大禹的亲爹大鲧,也给流放了。

        共工、三苗、大鲧和驩兜皆被流放,四人统称‘四罪’。

        而平四罪,消除炎黄华夏部族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是大舜生平的重要功绩之一。以此为铺垫,后续大禹接班,方能带领炎黄华夏部族战无不胜。

        共工部族的首领共工被流放,是因为他阻碍治理洪水。所以,后续的神话传说,说共工是‘水神’,怒触不周山,导致天洪泛滥,也就可以理解了。

        陈宇这段古文中,主角是‘共工之臣相柳氏’。

        他主子共工都不是啥好玩意,他这个‘共工之臣’,自然也不是好鸟。

        说相柳氏九个头大概是扯蛋,最有可能的是,相柳氏出身于某个以九头蛇为图腾的部族,后来因为与共工臭味相投,才成了‘共工之臣’。

        他身上大概佩戴着九头蛇的图腾,被他摧残过的人们因此感到恐惧,口口相传,就把他传成了一个九个脑袋的怪物。

        至于‘相柳食九山’,其实更应该是相柳的封地名字叫‘九山’。

        他摧残封地的百姓,还打着治理洪水的旗号大兴土木,到处挖坑乱刨。

        因此,才会有为了丑化他,说他所到之处,大地塌陷,溪泽汇聚的传说。

        当时的炎黄华夏首领大舜,只流放了相柳氏的主子共工,像他这种小角色,大概率成了漏网之鱼,得以幸存,继续作恶。

        后来是正在治水的青壮年时代的大禹发现了他,为民除害,宰了他。

        紧接着,大禹用掺杂着相柳氏鲜血的腐朽泥土,铸造了‘五帝台’。

        这应该是最接近真实的历史。

        在这段历史中,有两点至关重要。

        首先是第一点,这段古文的出处。

        为什么说九鼎中最重最大的青州鼎上出现这段古文,能证明大禹的格局?

        仅仅因为大禹治水有功,为民除害,宰了相柳氏吗?

        何止。

        这段古文足以惊世的原因是:它出自于《海外北经》。

        大禹诛相柳,是《海外北经》上的记载。

        《海外北经》是什么?

        答:《山海经》中的一卷。

        华夏第一奇书《山海经》中,记载了大禹诛相柳之事。

        《山海经》是华夏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传世版本共计十八卷,包括《山经》五卷,《海经》十三卷。

        记载大禹诛相柳之事的《海外北经》正是《海经》中的一卷。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对华夏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

        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之所以说《山海经》奇幻,因为它描述了一个光怪陆离,细究之下,与今世截然不同的一方世界。

        有趣的是,《山海经》记载的洪荒怪兽,其中是有‘相柳’这种九头蛇怪兽的。《山海经》说相柳蛇身九头,食人无数,所到之处,尽成泽国。

        显然是历史上的相柳氏造孽太多,于是百姓们决定把他写成怪兽埋汰他。

        全国古玩大会总决赛现场的无数人理清这庞杂的关系脉络后,开始纷纷变颜变色,因为他们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山海经》的内容会出现在大禹铸造的九州鼎上?

        这二者……有什么关联?

        《山海经》的作者是谁?

        不知道。

        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作者不详,为这部光怪陆离的华夏第一奇书,又笼罩上了无边的疑云。

        而今天,某些答案,似乎喷薄欲出了。

        大禹铸造的九州鼎上,有《山海经》的内容。

        这无疑在昭示着一个惊人的事实:

        《山海经》的作者,至少《山海经》的作者之一,是大禹!

        那个履历辉煌,却伴随着无尽争议的大禹!

        治水有功的大禹,诛杀相柳氏的大禹,平定三苗的大禹,设九州、铸九鼎的大禹,一手开创夏王朝的大禹!

        《山海经》的作者之一是大禹,那么一切都不言而喻了。

        大禹为什么要在九鼎上铭刻《山海经》?原因很简单。

        对今世的我们来说,《山海经》是一本光怪陆离的奇书。但对当时淳朴、无知、迷信的九州先民来说,这就是一本涉猎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

        九鼎不光铭刻了九州的奉赋、田土之数,更铭刻了九州内的一切山川、地理、历史、民族、民俗、文化、神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交通。

        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https://www.yourenxsw.net/chapter/23042/9341630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w.net